北京市婚姻调查:离婚案件中财产处理原则有哪些内容

离婚案件中财产处理原则有哪些内容

一、离婚案件中财产处理原则有哪些内容

离婚过程中,对于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,双方应通过协商解决;若仍存在争议则交由相关司法部门依循财产状况进行适当裁定,遵循保护子女权益、维护女性地位及无过失一方利益的原则进行判决。

对于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所享有的权益以及其他特殊权益,应依据法律规定给予充分保障。

如其中一方擅自隐匿、转移、变卖、损毁、挥霍夫妻共有财产,甚至试图通过伪造夫妻共同债务来侵吞另一方财产,那么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,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,即减少其分配份额或完全剥夺其分配权。

离婚之后,若另一方发现前述行为,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,要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。

二、离婚案件中原告可以不允许被告家属旁听吗

在离婚诉讼案件中,原告是否有权限制被告家属的旁听权利? 在涉及离婚事宜的讼案中,依据相关法律条文,当事人既有权选择公开进行审判,亦可在需要时提出不公开审理的申请。

获悉,一旦有任何一位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公开审理,那么法院将尊重其意愿并决定采取非公开方式处理此案,在此情形下,当然这两位当事人的亲友将无法参与旁听审判过程。

因此,若当事人提出了要求不公开审理的请求,他们的家属便无法进入法庭以旁观该案件的审理过程。
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,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。

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,应当进行调解;如果感情确已破裂,调解无效的,应当准予离婚。

有下列情形之一,调解无效的,应当准予离婚: (一)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; (二)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; (三)有赌博、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; (四)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; (五)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。

一方被宣告失踪,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,应当准予离婚。

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,双方又分居满一年,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,应当准予离婚。

三、离婚案件中经常问到的问题有哪些

离婚诉讼中涉及到的常见问题解答 1.审判长首先会向原告及被告详细核实双方的姓名、出生日期等个人基本信息,并确认双方的合法代理人资格,这通常需要当事人亲自阐述。

2.在完成确认身份信息的步骤后,审判长会请原告现场陈述其提出的诉讼请求,以确保各项诉讼请求的清晰度以及其是否与诉状所列内容存在出入,同时确认是否需要对其中某些项目进行添加或修改。

这些请求可能包括判决原被告夫妇离婚、裁定子女由哪位父母直接抚养,以

及另一方应按月支付的抚养费用数额,以及如何分配夫妻共同财产等事项。

3.接下来,审判长会请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发表意见,如是否同意离婚,以及其理由为何;对于子女抚养权和财产分割方面,被告又有何具体看法。

4.在被告回答完毕上述问题后,法庭将会进行进一步的询问环节,通常是针对原告方展开,要求其简要描述自相识至恋爱,再到登记结婚的整个过程,以便审判长了解双方是属于闪电式婚姻、自由恋爱还是通过相亲等方式结识,从而判断他们的感情基础状况。

此外,法庭还会询问原告离婚的具体原因,除了诉状中所列举的部分内容外,原告还需说明夫妻间存在哪些其他问题,以及对方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。

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三十七条 庭前准备 开庭审理前,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,宣布法庭纪律。

开庭审理时,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,宣布案由,宣布审判人员、书记员名单,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,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。

在了解离婚案件中财产处理原则有哪些内容之后,我们还需要关注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。例如,在财产处理过程中,如果发现一方存在隐匿、转移财产的行为该怎么办?这是对财产公平分割的严重破坏,法律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来保护另一方的权益。另外,财产分割完成后,若发现还有未分割的财产,又该遵循怎样的法律程序进行重新分割呢?这些问题在离婚案件中也非常关键。如果您在离婚财产处理方面仍有疑问,或者对这些拓展问题想深入了解,不要迟疑,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的法律人士将竭诚为您解答。

Back to Top
风格切换
颜色选择